2012年10月29日晚19:30,国家级教学名师、88038威尼斯副院长易思蓉教授在九里堤校区4407A教室开展了题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现状及展望”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土木学院主办,研究生12级隧道2班承办。旨在让同学们了解“7.23动车事故”后中国高铁的现状,以及对高铁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前瞻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高铁的魅力。
讲座一开始,易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当时成渝线修建的具体情况。她指出,成渝线的开通让一个星期的脚程缩短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方便了大众。然而随着95年成都到重庆高速公路的开通,成渝线顿时就失去了优势。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一下子抑制了铁路的建设。“面对美国人都在拆铁路的现状,我们还有必要建设铁路吗?”易教授让同学们进行了短暂的思考后,接着通过对比当时中国和美国的铁路线路总长——美国拆后的铁路总长还是中国的4倍,给了同学们一个肯定的答复。她补充道,“后来成渝线上开通了动车组,成都到重庆只需要两个小时,很快客流又从公路转向了铁路。”易教授用事实向同学们展示了高铁的优越性,“铁路不动则已,动则是公路无法比拟的”。
接着,易教授便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我国高铁发展的现状。易教授从95年中国铁路的冬天讲到11年中国铁路的冬天。她明确地指出,“现状就是赶快花钱!去年由于‘7.23动车事故’我们很多项目停工了,现在我们的项目都陆陆续续开展起来了,设计院和工程局又开始忙碌起来了。”随后,易教授通过两组数据说明了中国对铁路的需求,为同学们阐明了中国高铁未来的发展趋势。她说道,“按人均算,我国人均铁路占有长度仅为5.3cm;按国土面积算,我国每平方公里铁路占有长度仅有8.3cm。中国幅员辽阔,仅通过航空和公路交通是远远忙不过来的。公路交通仅适合短途运输,航空的客流容纳量又太小,大部分中长途客流和物流的重任就落在了铁路身上。未来五年,每年将有五千亿的资金投入到铁路建设当中。”
最后,易教授给大家讲解了高速铁路兴建的时机与条件,从运输需求、主要技术条件、经济效果与建设年度和城市布局与高速网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此外,还详细为同学们介绍了已经规划并将要在近几年完成建设的11条城际客流系统。
时光飞逝,转眼讲座便接近尾声。于21:20,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记者:徐亚军摄影:孟祥磊编辑:梁新玲
来源:土木学院研究生新闻中心